2025年10月30日,一则消息轰动了全球高空作业机械行业:特雷克斯宣布将与特种设备与车辆制造商Rev集团战略合并,与此同时考虑剥离或出售旗下高空作业平台业务线。


CCM传媒在近期发布的《26家企业落榜,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26年变迁》文章中,直观展现了26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的变迁。26年间,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经历多轮洗牌,有的企业屹立不倒,有的企业黯然离场。
例如,矿山机械领域的比塞洛斯和久益环球,起重机领域的格鲁夫、波坦、德马格,路面设备领域的维特根集团、英格索兰路面设备、戴纳派克、宝马格;混凝土设备领域的三巨头——普茨迈斯特、施维英和CIFA;桩工设备领域的宝峨机械、土力;凿岩钻机领域的宝长年;小型设备制造商盖尔GEHL、石川岛建机。这些曾经打榜50强的企业,26年间都退出了50强榜单。
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,专业化制造商,面临更大的挑战。
同样作为专业化产品领域,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也并不能独善其身。
高空作业设备三大品牌,捷尔杰、吉尼、斯凯杰科,也是在20多年前,分别先后并入大型集团公司豪士科集团、特雷克斯集团和利纳马集团。靠着集团公司的多元化业务以及更强的抗周期波动的能力,捷尔杰、吉尼、斯凯杰科才得以持续发展壮大。
但,中小型高空作业设备制造商就没有这么幸运。过去20年,高空作业机械专业化制造商的并购案例不胜枚举。其中,英国Snorkel、美国MEC、德国Teupen、Ruthmann、意大利Hinowa、CMC、Isoli、Oil&Steel、CTE、Socage、荷兰Holland Lift、法国ATN、France Elevateur、芬兰Bronto Skylift、日本长野等,以上这些企业均被并购整合,有些企业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记忆。
CCM传媒总结,诸多“被并购”故事的背后,一方面是专业化制造商抗风险能力的不足所致;另一方面,则是中国制造商的崛起,抢占市场造成的。
经历蓬勃发展的十年,中国高空作业机械产业发展来到了一个新的节点。
经常有人提到这个问题,未来,数量如此众多的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,到底哪些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?
答案很简单。参考全球工程机械、高空作业机械产业格局的演变,未来,在中国,只有第一梯队的头部企业能够活下来,也许是3家,又或者是5家,而不能进入第一梯队的玩家,都将被市场淘汰。
纵观中国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,徐工、中联重科、临工、柳工、山河智能、太原重工、露笑重工,过去几年高空作业机械板块,依托背后集团强有力的支持,得以迅速发展,但中长期来看,这些企业中,究竟有哪些企业能够持续投入,把高空作业机械产业板块做大做强?而其他专业化制造商同样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,但相对单一产品线,能不能保证他们未来就是常胜将军?
从特雷克斯集团公告中,可以确定的是,全球高空作业机械产业格局将再生变动。
对于中国制造商来说,未来,无论是通过自主发展还是外部并购,只有专注产业,做大做强,成为领军者,才能在激烈的竞赛中存活下来,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。
更多内容,请关注AWP《高空作业平台》
相关推荐: 2025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10强/20强排行榜发布
2025全球高空作业机械制造商10强/2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。 整体而言,入榜的20家企业总销售额118.67亿美元,同比下降0.90%,虽然只是微降,但相比上届榜单20家企业超过20%的销售额同比增长,本届榜单,20强企业销售额开始显现增长乏力。 本届榜单,入…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