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并没有全面变好,但好的企业,未来一定会更好。
近日,徐工发布新一轮股票激励计划;最核心的目标是大幅推进净利润、经营活动现金流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。按照目标,至2027年,徐工集团净利润要比2025年增长53.85%,达到100亿元人民币。
相关资料显示,徐工集团此次股权激励规模为4.7亿股。
核心目标是:
在2025—2027年三年,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亿、75亿、100亿;
经营活动现金流2025年不低于55亿,2026年不低于65亿,2027年不低于90亿;
净资产收益率(ROE)逐年提升至10%、11%和12%。
本次激励对象不超过4700人,在总员工人数中的占比为16.78%。
2023年徐工集团股权激励,规模为1.18亿股,涉及的人员接近2000人。
在行业还未全面复苏的背景下,徐工的目标既振奋人心,又不乏挑战。
从目标上看,2025—2027年,净利润、现金流、净资产收益率等成为徐工最为关注的指标;这在一定程度上,也显示出徐工“高质量发展”的决心和信心。而实现这个目标,国际化、高端化无疑是两个重要的驱动极。
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上,徐工位列中国第一,全球第四。海外业务上,徐工集团占比已经达到45.48%。业务板块上,徐工新能源产品,尤其是装载机销量翻番;超大吨位起重机占有率持续快速增长;挖掘机、履带起重机净利润猛增。
全球范围内,徐工连续多年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制造商5强。对于徐工而言,超越锁定的目标,也就是卡特彼勒和小松了。
卡特彼勒2024年年报显示,2024年公司ROE为55.37%。小松2025财年(2024年4月1日—2025年3月31日)的ROE为14%左右。
2024年,卡特彼勒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20亿美元,是公司百年发展历史上“破纪录的自由现金流”。2025财年,小松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5171.67亿日元,约合39亿美元。
数据对比可见,股权激励目标顺利推进下,徐工与世界级巨头的“差距”正在加速缩短。
瑞银对徐工集团未来的发展,做出了积极的预判。在瑞银的预判中,2025年为节点,徐工集团营业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。
瑞银2025年9月2日发布的研报,对徐工集团的净利润预判,比徐工集团自身更为乐观。瑞银预计,2025—2027年,徐工集团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74.70亿、96.88亿和118.91亿。


2025年9月9日,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发布。 2025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总销售额为2225.28亿美元,同比下滑8.02%;营业利润303.01亿美元,同比下滑10.86%;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3.62%,较上届降低了0.43个百分点;平…